欢迎来到北京东方传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培训中心

文物鉴定培训

您当前位置:北京东方传承 >> 培训中心 >> 文物鉴定培训 >> 浏览文章

浅析西文善本书的收藏

时间:2015年03月09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收藏要有新视角,要不断开拓收藏的新领域才能向前发展。藏书观念也要与时俱进。现在的藏书种类可谓五花八门,古籍版本、碑帖、手稿、新文学、连环画、画册、“文革”遗物等,各有千秋。在这样的形势下寻找未开垦的处女地好似不大容易,但其实也不然,在我看来西文善本这一田地就正是无人开垦的。

    西文善本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西文善本属外域文明,中土文化认同感不强。

    二、现代藏书人士大都中年,由于历史原因英文水平不高,阅读的障碍多少也影响了西文善本的价值,但随着新一代藏书家的崛起,语言障碍将会大为减小。

    三、西文善本的研究基本空白,现在国内介绍西文善本的工具图录仅有《国家图书馆藏西文善本书目》《上海图书馆西文善本书目》等几种。这些书多注重介绍西方的摇篮本和活字印刷术发现前后的善本(存世量和价值上相当于中国的宋元版本),在西方亦属少见更遑论中国。而对于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19世纪至20世纪的西文书籍则鲜有论及。系统研究的匮乏导致人们对其认识程度偏低。

    以上是西文善本与其他收藏品的比较,就其自身来说,有一类关于“中国学”的西文善本值得我们的重视,我给它的定义是:鸦片战争以来,外国殖民者、商人、探睑家、传教

士、外交官、记者在中国游历经商探险或者调查采访后记录下来的文字图片书籍。分为以下几类:

    一、风俗见闻类:此类为书籍众多,有对一地风±民情的描述,也有环游性质类的。前者最多的为老北京题材、穿越陕西等。这些书籍中一般都有大量的插图照片铜版画,保留了大量百年前的世貌风情。

    二、文物考古类: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考古是西方考古探险家携带西方现代考古理论传人中国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西域考古学家安特生、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他们的著作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更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他们将中国之古物盗运出境也是极其不光彩的。其他的多集中在对于某类文物的研究,如陶瓷书画铜器等。陶瓷类书籍集中在对于西方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瓷器的研究。如大英帝国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弗里尔美术馆。法国的卢浮宫,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宫殿和伊朗的阿尔代比神庙等。如按照人物著作来分,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元青花象腿瓶命名为“至正型”的美国学者波普,他的一系列有关元青花著作值得重视。‘

    三、时政类:中国的近现代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侵略史,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有西方列强的参与甚歪起主导作用,这样,西方人掌握的资料往往是第一手的,极其翔实和可靠,许多往往是我们闻所未闻的,将其加以整理,近现代史的研究将会打开新的局面。

    四、红色收藏类:主要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批西方进步记者围绕着中国共产党和红色根据地展开的翔实的报道。这种现象从抗日战争前夕一直持续到解放战争时期,首推斯诺于1937年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还有其他如爱泼斯坦、史沫特莱等的著作。

    现在,西文书籍的价格是极低的,正是低价建仓的好时机。以前外文书籍只能屈于中国书店等拍卖公司古籍拍卖的附属地位。近来,北京新成立的泰和嘉成拍卖行将外文书籍列为专场,可见其经营者是有眼光的,决心开发这一尚属空白的市场。举个例子,1945年美国记者福尔曼出版了《Report From Red China》,装帧精美,图片众多,市场价格仅300~400元。而几个月后中文版出版名称改为《北行漫记》市场价格可达到2000-3000元,差价约10倍,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中西文间的如此差价当然与存世量有很大关系,但是外文书籍版次上是初版,装帧精美,图片清晰度高,这些也是不容忽视的优点。如此大的差价我认为是不大正常的。随着人们对西文书籍认识的提高和阅读障碍的减少,我相信西文善本(特剐是其

中有关“中国学”内容)的价值将会理性回归。